幻灯四
幻灯三
幻灯二
幻灯一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>主页 > 机构职能 > 公共服务 >
我市多措并举确保实现今年财政预期目标

本报讯 祁如金 记者蒋学华报道:2020年,全市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,采取更加切实的举措,确保实现全年财政预期目标任务。

  推进服务发展再升级。全力支持高质量发展,大力支持做大做强工业,落实好“两光一车”、工业崛起“2050”项目发展政策,积极争取中央、省财政对我市光伏发电产业的资金支持。全力推动大旅游、大数据、大健康、大物流、5G产业等新经济快速发展,夯实财源基础。同时,完善和强化企业扶持措施,提高和整合工业、农业生产发展资金,有效支持重点产业、新兴产业和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,促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,增强财源后劲。以创建国家财政支持民营、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城市为契机,主动对接国家、省级融资担保基金,健全上饶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,推进“财园信贷通”、“财政惠农信贷通”及“科贷通”转型升级,建立融资担保体系再担保风险分担机制,为中小企业、实体经济、“三农”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。与此同时,密切跟踪政策实施过程中市场主体反映,及时完善措施、改进服务,强化宣传,加强监督检查,让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获得感。

  推进收入挖潜再加力。进一步盘活沉淀资金,继续加大对政府及部门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力度,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。将部门实有账户和财政暂付暂存款项一并纳入清理范围,不断规范资金使用、管理。强化国有资产管理,抓好资产配置、使用、处置三个管理暂行办法的落实。对于长期低效运转、闲置以及超标准配置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加大盘活力度,提高国有资产配置和监管效率。扎实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经营管理,提高国有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率,积极盘活优质存量资产,处置低效无效资产,所得收入按规定上缴财政。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,严格收支执行及成本核算监管,适当提高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。建立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,对其收益及支出实行预算管理。政府性基金预算滚存结转规模超过该项基金当年收入30%的部分,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。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,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。

  推进重点保障再增强。着力保基本、兜底线,优先保基本、保运转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农民工工资、保政府债务利息等支出,适当提高财供部门公用经费标准,足额保障财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。继续加大对教育、医疗、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。并持续保障重点领域支出。充分利用好国家加大发行新增债券有利时机,积极争取更多的专项债券项目能在我市落地。采取统筹整合、盘活存量、优化结构等有效措施,集中财力保障重点,补齐短板,强化弱项。继续增加对公共卫生、脱贫攻坚、环境整治、乡村振兴、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投入。保障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文明城市、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和老旧小区改造资金。认真落实医疗救治、防疫设备、防疫物资和防疫临时性补贴等专项资金。我市还坚持有保有压。严格执行以收定支原则,要善于打好“铁算盘”,敢于当好“铁公鸡”,在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资金的基础上,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,坚持勤俭节约,不铺张浪费,不搞面子工程、盆景工程,坚决遏制景观过度美化、亮化,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,力争压缩到10%,“三公”经费预算进一步压减。

  推进财税改革再深化。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迈向深入,抓好市县财政体制调整、高铁经济试验区财政体制独立、上饶县撤县设区等后续财政改革事项,有效衔接广丰区财政体制由省直管调整为市管区。积极争取上级政策、资金等方面支持,不断加大对高铁经济试验区、广信区发展扶持力度。我市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试点,改变过去“基数+增长”的支出预算安排模式,推进零基预算改革。在编制市直2020年部门预算时,选择一定比例的预算部门进行试点,2021年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有序铺开。全面推进财政“数字化管理”改革工作,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,简化、规范工作流程,提高财政管理效能,不断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。此外,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。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统一、促进市县两级发展的要求,扎实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健全,力争做到“四个划清”:即划清市直与5区收入界线、划清中心城区土地收入市直与5区分配比例、划清政府与国企债务承担责任、划清部分非税收入市财政和部门的分成比例。

  推进财政管理再增效。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。严格项目立项程序,加强项目建设事中事后管理,落实好政府投资项目开工建设、监督管理及绩效评价。建立项目库定期清理机制,改变项目支出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。强化绩效管理。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同政策调整、预算安排有机结合,进一步细化绩效考评目标,强化日常监管举措,实现2020年部门预算项目支出自评资金总量占项目支出总量的60%以上,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自评实现全覆盖,做到“花钱必问效,无效必问责”,形成预算绩效管理的刚性约束。强化风险防范。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,防止发生系统性财政风险。加快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,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。推进融资平台实质性整合,达到省厅提出的县市区只保留2户以内的要求,防止金融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。继续加大会计信息质量、“三公”经费、民生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力度,积极防范财政资金使用风险。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参与财政投资评审活动,促进投资评审活动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、透明、稳妥”。